2011年12月10日 星期六

My iOS UI Automation Testing(自動化測試)

PastedGraphic-1
自動化測試是程式開發中,不可或缺的一環,而 xcode Instruments 裡面的 Automation tool ,便是 iOS UI 的自動化測試工具。
Automation tool 的測試腳本中,可以看得出來編譯完成的 APP,是符合 DOM(Document Object Model) 的。所以測試腳本,也很理所當然找了它最老的夥伴 - Javascript 來調用。

往下閱讀之前,建議一定要先看過...

DOM 雖然強大,但寫測試時卻又嫌囉嗦,要準確取得元件是一件很麻煩的事,看完上述連結,可以知道有兩種取得元件的方式:
  1. 用位置來取得,例如「window.buttons()[0]」,指的是第一個建立出來的 button。
  2. 用「name」來取得,例如「window.buttons()[“login”]」。
第一種方式,元件數量少還好,元件一多,會很容易指錯,而且測試程式碼可讀性幾乎是0,根本不知道到底取得的是哪一個元件。
第二種方式是比較理想的,但必須在 xib 上,或是 Objective-C 程式碼中,另外指定 accessibilityLabel 來命名 DOM 這邊所謂的「name」,也是挺麻煩的。
上述連結有這兩種方式的圖文說明。

突然想到之前寫 RSpec(Ruby 的自動測試框架) 測試 RoR 的時候,所有的操作,都只需要直接使用「肉眼所看到的字」,便可正確取得元件的文字或是進行操作(如點擊),於是便動手進行實作,簡化測試的程式。

https://github.com/alexvollmer/tuneup_js
借用了上述的測試框架,將自己寫的整合了進去,主要寫了三個 function
function haveContent(text) {

    var elements = window.elements();

    

    for (i = 0; i < elements.length; i++) {

        var element = elements[i];

        if (element.name() == text && element.isValid()) {

            return true;

        }

    }

    return false;

}

 

function click_button(name) {

    var buttons = window.buttons();

    

    for (i = 0; i < buttons.length; i++) {

        var button = buttons[i];

        if (button.name() == name) {

            button.tap();

        }

    }

}

 

function fill_in(name, text) {

    var textFields = window.textFields();

    

    for (i = 0; i < textFields.length; i++) {

        var textField = textFields[i];

        if (textField.name() == name) {

            textField.setValue(text);

        }

    }

}

haveContentclick_button 這兩個 function,只需指定肉眼看得到的文字就好,例如
test("Clear Hello", function(app, target) {

     click_button("Clear All");

     assertFalse(haveContent("Hello World"));

});

fill_in 則還是得在 xib 上,或是  Objective-C 程式碼中,另外指定 accessibilityLabel ,讓測試程式可以準確的指定到輸入框中,例如
test("Say Hello", function(app, target) {

     fill_in("name", "World");

     click_button("Say Hello");

     assertTrue(haveContent("Hello World"));

});

其實這三個 function 就可以搞定 95% 的測試了,其餘等需要時再補上,提供完整的範例下載

其它參考資源:

2011年11月27日 星期日

關於 Objective-C memory

兩個問題:
  1. 一個app在mobile device上使用了多少記憶體可能導致crash?
  2. 我們要如何看到我們的app使用記憶體的狀況?
在回答這兩個問題之前,再特別強調一個觀念:
在Objective-C裡面指的memory leak,只是產生了一個程式再也無法用任何方式回收的記憶體空間,其實它沒有那麼恐怖!(指的是它並非是造成crash的主因)」
為何我特別標註第一句話,因為在通用語言的定義中,指的是「沒有任何程式碼來回收的記憶體空間,都叫做memory leak」,事實上也是如此,真正恐怖的不是Objective-C指的memory leak,而是你沒有好好控管你的程式,導致一堆記憶體空間雖然可以用程式回收,但你卻沒有在適當的時機回收,這種memory leak,是你用xcode(Objective-C IDE)的Leaks工具也抓不出來的!
更詳細的memory leak的例子,可以參考這個連結http://www.shopify.com/technology/4321572-most-memory-leaks-are-good
這又回到了上面第二個問題,我們即便知道了記憶體在mobile device上是很珍貴的,但我們如果不知道自己寫的app是如何使用記憶體的,那我們又怎麼規劃最適當的記憶體使用方式?(xcode 4.2預設已經是ARC(Automatic Reference Counting),理論上並不會再出現Objective-C指的memory leak,但仍會出現通用語言定義的memory leak)
先回答第二個問題,其實xcode(instruments)內建的allocations工具就可以觀察記憶體使用狀況了。
再回到第一個問題,「一個app在mobile device上使用了多少記憶體可能導致crash
記憶體使用本來就是作業系統動態管理的,沒有「明確的指標」是正常的,但一定有所謂的理論危險值,而就我查到的資料,雖然沒有人給100%的肯定答案,不過仍有一些人有推論值(這部份可以隨著我們觀察的經驗,越來越精準):
  • iPhone3G:14MB進入危險邊緣、20MB肯定crashl
  • iPhone3GS:iOS改為更動態的分配記憶體,ram也較大(256mb),較不容易發生,有人推論是iPhone3G的四倍左右,也就是56-80MB
  • ipad:ram規格同上
  • iPhone4:沒查到相關資料,但總之iphone4的ram是512mb,然後作業系統iOS4~5大概佔1xx,我猜超過200mb就進入危險邊緣。
  • ipad2:ram規格同上

參考資源








2011年11月7日 星期一

解決 iOS5 / xcode 4.2 導致第三方函式庫無法使用的問題

由於 iOS5 SDK 將 retain, release, autorelease, dealloc…等記憶體管理的指令都拿掉了,對後進開發者雖然是一大福音,但此舉卻也導致許多第三方的函式庫無法正常使用,最好的解決方案就是告訴 IDE 不要對這些第三方的函式庫進行 Automatic Reference Counting(ARC)。
target > build phases > compile sources,將有用到這個記憶體管理的檔案,全部加上
-fno-objc-arc

img

如此一來,便可正常引用第三方的函式庫了。

Note : 相反則是 -fobjc-arc

2011年11月5日 星期六

Objective-C Protocol 觀念

http://www.otierney.net/objective-c.html.zh-tw.big5 裡,其實就已經很清楚的提到 Objective-C 的 Protocol 與 Java 的 Interface 相同,底下以一個例子說明。
我們有個 Hero,職業是巫師,而這個職業有火球技能。火球技能的傷害算法是
火球等級 * 火球基礎傷害 * 職業加成倍率

那麼身為 Hero 的火球技能,必須知道 Hero 現在的職業加成倍率為何才對。如果 Hero 轉職了,職業加成倍率也就不同了。所以每當火球技能引發傷害時,都得動態問問看 Hero 現在的職業加成倍率。
在 Objective-C 裡面會這樣實作
Wizard.h
#import <Foundation/Foundation.h>
#import "FireBolt.h"
 
@interface Wizard : NSObject <MagicDamage> {
    FireBolt* fireBolt;
    int intelligence;
    int level;
}
 
-(void) castFireBolt:(id) target;
 
@end


Wizard.m
#import "Wizard.h"
 
@implementation Wizard
 
- (Wizard*) init
{
    self = [super init];
    
    if (self) {
        intelligence = 15;
        level = 5;
        
        FireBolt *tmpFireBolt = [[FireBolt alloc] init];
        tmpFireBolt.delegate = self;
        fireBolt = tmpFireBolt;
    }
    
    return self;
 
}
 
-(void) castFireBolt:(id) target
{
    [fireBolt cast:target];
}
 
-(double) getRate
{
    return intelligence * level;
}
@end


FireBolt.h
#import <Foundation/Foundation.h>
 
@protocol MagicDamage
 
-(double) getRate;
 
@end
 
@interface FireBolt : NSObject {
    double baseDamage;
    int level;
}
 
@property (nonatomic, strong) id <MagicDamage> delegate;
 
-(void) cast:(id) target;
 
@end
FireBolt.m
#import "FireBolt.h"
#import "Enemy.h"
 
@implementation FireBolt
 
@synthesize delegate;
 
- (FireBolt*) init
{
    self = [super init];
    
    if (self) {
        level = 1;
        baseDamage = 10;
    }
    
    return self;
    
}
 
-(void) cast:(Enemy*) target
{
    double rate = [self.delegate getRate];
    double damage = rate * baseDamage * level;
    NSLog(@"%@ 被攻擊了!受到 %f 的傷害", target.Name, damage);
    target.Life -= damage;
    NSLog(@"%@ 的生命剩下 %d", target.Name, target.Life);
}
 
@end


Enemy.h
#import <Foundation/Foundation.h>
 
@interface Enemy : NSObject
 
@property (nonatomic) int Life;
@property (nonatomic, retain) NSString* Name;
 
- (Enemy*) initWithName:(NSString*) name;
 
@end


Enemy.m
#import "Enemy.h"
 
@implementation Enemy
 
@synthesize Life, Name;
 
- (Enemy*) initWithName:(NSString*) name
{
    self = [super init];
    
    if (self) {
        self.Name = name;
        self.Life = 5000;
    }
    
    return self;
    
}
 
@end


main.m
#import "Wizard.h"
#import "Enemy.h"
 
int main( int argc, const char *argv[] ) {
    Enemy *dan = [[Enemy alloc] initWithName:@"Dan"]; 
    Wizard *zephyr = [[Wizard alloc] init];
    [zephyr castFireBolt:dan];
    [zephyr castFireBolt:dan];
    [zephyr castFireBolt:dan];
    [zephyr castFireBolt:dan];
    [zephyr castFireBolt:dan];
    
    return 0;
}


Output
2011-11-05 17:31:53.595 test[886:f803] Dan 被攻擊了!受到 750.000000 的傷害
2011-11-05 17:31:53.596 test[886:f803] Dan 的生命剩下 4250
2011-11-05 17:31:53.597 test[886:f803] Dan 被攻擊了!受到 750.000000 的傷害
2011-11-05 17:31:53.597 test[886:f803] Dan 的生命剩下 3500
2011-11-05 17:31:53.598 test[886:f803] Dan 被攻擊了!受到 750.000000 的傷害
2011-11-05 17:31:53.598 test[886:f803] Dan 的生命剩下 2750
2011-11-05 17:31:53.599 test[886:f803] Dan 被攻擊了!受到 750.000000 的傷害
2011-11-05 17:31:53.599 test[886:f803] Dan 的生命剩下 2000
2011-11-05 17:31:53.600 test[886:f803] Dan 被攻擊了!受到 750.000000 的傷害
2011-11-05 17:31:53.600 test[886:f803] Dan 的生命剩下 1250

2011年10月31日 星期一

在 ubuntu 上的 php 中 exec python 腳本

ubuntu 裡的權限管理非常的嚴格,常常造成子程序沒有權限執行,而 exec 指令中雖然可以加上 sudo,但 ubuntu 的 sudo 仍有「互動式輸入密碼」的問題。
比較好的解法,便是讓 sudo 不需要輸入密碼,而詳細的解法可以參考底下的連結

 

2012/10/15 更新

若要完全取消 sudo 的密碼,可以試試

sudo visudo

# %sudo ALL=(ALL:ALL) ALL
%sudo ALL=(ALL:ALL) NOPASSWD: ALL

2011年10月23日 星期日

用 python 蒙太奇(Montage)、馬賽克(Mosaic) 你的圖片

angelbaby.mosaicangelbaby 

蒙太奇一下我的女神(Angelbaby),這是用 1619 張圖片,縮成 5x5 pixel,且一張小圖最多只能使用 100 次拼湊出來的效果。

 

這是原程式碼

https://github.com/sameeptandon/python-mosaic

 

原程式碼提供的蒙太奇少了兩樣我想要的功能:

  1. 可限定一張小圖可使用的次數。(原程式碼永遠是挑選最像的那張小圖)
  2. 放入小圖時,他是規律性的由上至下,由左至右的放入,而不是隨機跳動。(這功能必須先有上述功能才有意義)

所以動手改了一下,

檔案下載 mosaic.py

使用方式如下:

image

主要參數紅框由左至右的意義是:

  1. 目標圖片
  2. 圖片資料夾
  3. 目標圖片切割成每小塊的寬跟高
  4. 圖片縮小成小圖後的寬跟高
  5. 一張小圖可用的次數(但如果小圖不夠多,則會重新計數)

 

成果要越像,那麼

  1. 圖片資料夾越多圖片越好
  2. 寬跟高越小越好
  3. 一張小圖可用次數越高越好

 

以上

2011年10月10日 星期一

Facebook 非讚不可 php 語法

image

試了一下網路上「非讚不可」的 fbml 語法,是利用

 
<fb:visible-to-connection>

來達成的,但卻可以從原始碼中看到隱藏的內容。

 

看了一下 facebook-php-sdk,其實也可以用這樣的方式達成

 
require_once "lib/facebook.php";
 
$app_id = "";
$app_secret = "";
 
$facebook = new Facebook(array(
    'appId' => $app_id,
    'secret' => $app_secret,
    'cookie' => true
));
 
$user = $facebook->getUser();
$signed_request = $facebook->getSignedRequest();
 
$is_fan = false;
 
if ($signed_request) {
    if($signed_request['page']['liked']) {
        $is_fan = true;
    }
}
 
if ($is_fan) {
    include('fan.php');
} else {
    include('guest.php');
}

 

 

在這邊看到一樣的方法,他寫的比較詳細!

http://nocturnsoft.com/devblog/?p=526

2011年9月27日 星期二

Ruby on Rails 發佈 Twitter 消息

image

圖片來源:https://dev.twitter.com/

 

流程大綱

要在 Twitter 發佈消息,要做幾件事情:

  1. 註冊一個 Twitter 帳號
  2. 用 Twitter 帳號申請 Twitter APP
  3. 將 Twitter APP 權限調整成 「Read and Write」
  4. 在 Ruby on Rails 透過 Twitter OAuth 認證機制取得 access_token
  5. 利用 Ruby on Rails 用 access_token 呼叫 Twitter API 進行發佈

 

參考資訊

https://github.com/oauth/oauth-ruby

https://github.com/twitter4r/twitter4r-core

http://twitter4r.rubyforge.org/

 

流程說明,直接從「用 Twitter 帳號申請 Twitter APP」開始

登入你的 Twitter ,在右下方找到「開發人員」

image

 

一樣在右下方,點擊「Create an app」

image

 

填寫 APP 所需資訊,在這邊 Web Site / Callback URL 的 host:port 是填寫你自己的網站位址(測試用的話,填 127.0.0.1:3000 也可以)

PS:"myapp" 若跟人家衝突到,就自己亂 key 一個名字吧,實際上我是 key “myapp1234”

image

 

填好之後,打勾按下同意

image

 

按下 Settings

image

 

將 Access 的 permission 更改為 Read and Write 按下送出

image

 

image

 

回到 Details

image

 

把 Key 跟 Secret 記下來

image

 

接著產生一個 RoR 的專案

SNAGHTML240def4

 

在 GemFile 裡加上這兩行

image

 

下達 bundle install

SNAGHTML242353e

 

接著下達 rails g controller twitter

SNAGHTML243dd11

 

打開 controller twitter_controller.rb 貼上以下程式碼

image 

class TwitterController < ApplicationController
  def consumer
    consumer = OAuth::Consumer.new('你剛剛申請到的 Key ', '你剛剛申請到的 Secret', {
      :site => 'https://api.twitter.com',
      :authorize_path => '/oauth/authorize'
    })
    return consumer
  end
  
  def login
    request_token = consumer.get_request_token(:oauth_callback => File.join(request.protocol + request.host_with_port, 'twitter/callback'))
    session[:request_token] = request_token.token
    session[:request_token_secret] = request_token.secret
    redirect_to request_token.authorize_url
  end
  
  def callback
    request_token = OAuth::RequestToken.new(consumer, session[:request_token], session[:request_token_secret])
    access_token = request_token.get_access_token(:oauth_verifier => params[:oauth_verifier])
    client = Twitter::Client.new(:oauth_access => {
      :key => access_token.params[:oauth_token], :secret => access_token.params[:oauth_token_secret]
    })
    client.status(:post, '你要發佈的消息')
    render :text => access_token.params
  end
end

 

到 config/routes.rb 把最下面一行註解拿掉

image

 

接著打開 rails server

SNAGHTML24df66a

 

打開瀏覽器輸入底下網址

image

 

授權應用程式

image

 

稍等一下會跳轉到 callback 頁面

image

 

此時到 Twitter 上看,就可以看到消息成功發佈了!

image

 

 

PS:若你要發佈的消息為中文,記得把檔案編碼改為 utf-8 並在檔案上方加入 「#encoding: utf-8」 喔!

image

image

2011年9月25日 星期日

Windows Phone 一行程式都不用寫的氣泡遊戲

SNAGHTMLd07ace

事前準備

首先必須先安裝 Windows Phone SDK,安裝方式請直接到微軟的官網下載,並隨著步驟安裝,這邊就不特別一步一步講了。(沒特別需求就下一步到底就對了)

http://www.microsoft.com/download/en/details.aspx?displaylang=en&id=13890

 

假設已經安裝好了,那麼…

打開 Microsoft Expression Blend 4

image

 

然後新建一個專案

image

 

我們選擇 Windows Phone Application 將專案名稱取名叫 WOW

image

 

打開後會長這樣

image

 

先將改改標題,讓應用程式有名有份

image

 

接著點選左上方的 Assets

image

 

Control –> All –> Image 找到 Image

image

 

將它拖曳到你的主畫面上,可以看到左下方多了一個元素,畫面上也多了一個方框

image

 

接著我們在畫面上點選方框,在右方的 Source 選張圖片給它

image

 

然後回到左上角的 Behaviors ,找到 PlaySoundAction 以及 RemoveElementAction

image

 

PlaySoundAction 以及 RemoveElementAction 拖曳到主畫面的圖片上,就會看到左下角的 Image 底下多了剛剛幫它添加的 Behaviors

image

 

點選 PlaySoundAction ,到右方進行編輯,選個適合的 mp3 給他,記得將音量調到1,避免以為沒有聲音。(這邊可以提供我個人錄製的 wow,沒有版權問題喔!)

image

 

接著存檔,然後 Run Project (其實按下 F5 也可以)

image

 

然後就可以把它點破,並發出你選擇的聲音檔。(剩下就自己多複製幾個泡泡,然後擺到你想要的位置囉!)

SNAGHTMLcdc0b3

2011年9月16日 星期五

Google+ API 與 php

image

如果你沒有用過 Facebook API,那建議你可以先閱讀底下的文章釐清一些觀念

透過 Facebook API,讓你的 Facebook Application 發佈動態消息

 

Google+ API 已經可以使用囉!但目前只開放讀取部分資訊。

image

 

其實照著 Google+ 的文件進行就可以了,大概分幾個步驟:

 

這裡註冊你的 Google Application,註冊方式可以參考這裡

 

特別要注意的是,如果你用的是 php 的 Library,這個步驟結束之後…

 

要記得把 Redirect URI 改成這樣(實際上還是得以你放置的路徑為主,這個例子,我是將 index.php 放置在 www root 底下)

image

 

這裡可以看到等會需要輸入的資訊(黃色框住的部分)

image

 

這裡打開你的 Google+ API。

image 

 

這裡下載你使用的語言的 Library,這個範例是用 php 完成的(但 Ruby 的部分,我也測試過)

image

 

接著把 google-plus-php-client.zip 跟 google-plus-php-starter.zip 解壓縮到 Apache Web 的根目錄下。

SNAGHTML1efe26c

 

打開 index.php 填寫剛剛申請獲得的資訊。

image

 

打開 localhost 就完成囉!

SNAGHTML1fb85bc

 

如果操作過程中,出現了

CURL Error 60: SSL certificate problem, verify that the CA cert is OK.
Details: error:14090086:SSL routines
SSL3_GET_SERVER_CERTIFICATE:certificate verify failed

的錯誤,可以參考底下這個網站解決!

http://richardwarrender.com/2007/05/the-secret-to-curl-in-php-on-windows/